標題:

maths

發問:

在日常生活中,相似和誤差的例子.

免費註冊體驗

 

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+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

最佳解答:

相似 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转到: 导航, 搜索 相似指兩個圖形形狀完全相同。 嚴格來說,若存在兩個點的集,其中一個能透過放大縮小、平移或旋轉等方式變成另一個,就說它們相似。 兩個圖形相似,可以以一個「~」符號連接它們,例如若三角形ABC和DEF相似便可這樣表示: 圖片參考:http://upload.wikimedia.org/math/1/5/9/15910bd8f629aa6e6cd24b56b01513ab.png 。 相似的特例是全等。 誤差 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转到: 导航, 搜索 誤差是實驗科學術語。指測量結果偏離真值的程度。對任何一個物理量進行的測量都不可能得出一個絕對準確的數值,即用測量技術所能達到的最完善的方法,測出的數值也和真實值存在差異,這種測量值和真實值的詫異稱為誤差。分為絕對誤差和相對誤差。 絕對誤差是測量值對真值偏離的絕對大小,因此它的單位與測量值的單位相同;相對誤差則是絕對誤差與真值的比值,因此它是一個百分數。一般來說,相對誤差更能反映測量的可信程度。相對誤差等於測量值減去真值的差的絕對值除以真值,再乘以百分之一百。例如,測量者用同一把尺子測量長度為1厘米和10厘米的物體,它們的測量值的絕對誤差顯然是相同的,但是相對誤差前者比後者大了一個數量級,表明後者測量值更為可信。 誤差的來源可以分為系統誤差和隨機誤差。系統誤差是由一些固有的因素(如測量方法的缺陷)產生的,理論上總是可以通過一定的手段來消除。如天平的兩臂應是等長的,可實際上是不可能完全相等的;天平配置的相同質量的砝碼應是一樣的,可實際上它們不可能達到一樣。但是隨機誤差,顧名思義,它是隨機產生的,不可預計的,它服從統計學上所謂的「常態分佈」或稱「高斯分佈」,它是不可消除的,在這個意義上,測量對象的真值是永遠不可知的,只能通過多次測量獲得的均值盡量逼近。 誤差的分佈情況具有如下性質: 誤差的絕對值有一定的限值; 絕對值較小的誤差比絕對值較大的誤差多; 絕對值相等的正負誤差的個數相近。 取自"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/index.php?title=%E8%AF%AF%E5%B7%AE&variant=zh-hk"

其他解答:

其實日常生活中,有好多相似和誤差的例子! eg, 1) 煮菜要落鹽,但唔會去量,只要差唔多就得! 2) 電子磅量的時候,要量幾多克,其實都有誤差--1g
arrow
arrow

    christi56o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