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+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



標題:

大家認為在大學修讀哲學的條件為何?

發問:

大家認為在大學修讀哲學的條件為何? 註:小弟所指的「條件」不是指入學分數,而是指考試成績以外的個人條件。 更新: 小弟雖對哲學有強烈的興趣,但邏輯思辯能力尚不出色,只怕在大學主修此科會跟不上課程進度。 更新 2: 多謝QQ兄的寶貴意見。

最佳解答:

讀哲學 不愁出路 香港是一個以經濟掛帥的城市,近年,電腦、物流等對出路有保證的學科更是炙手可熱。那麼,哲學這個冷門學科還會有人問津嗎?讀哲學的目的是甚麼?畢業後又有沒有出路?筆者特別訪問了中大及港大哲學系兩位系主任,以及哲學系的學生,與他們展開了真情對話。 樂觀向前走上不歸路 中大哲學系系主任張燦輝教授指出,年青人在成長的過程中,必然會對生命、人生等問題有所存疑,如人為甚麼會存在、世界是如何形成等,由於中學教科書並沒有解答這些問題,而哲學所探討的卻正是年青人關心的問題,所以總會有年青人對哲學懷有熱情。據張燦輝的經驗,有許多中六、中七的學生認為哲學問題是有意義和有挑戰性的,所以每年都會有1至1.5%的預科生報讀哲學系。這個百分比雖不多,但已足夠填滿大學哲學系的學額。 張燦輝的學生表示,哲學能訓練人的思考力,培養一個人的批判性思維,所以極具吸引力。「獨立的思考力和高度的反省能力,正是哲學帶給我們的好處啊!」其中兩位博士研究生更表示,當初他們選擇讀哲學時,皆因看到讀哲學的人很帥、很冷靜,這可說是有諸內形諸外吧,但修讀哲學數年後,才發現哲學給他們的,是清晰頭腦和分析能力。這情況就好比初初拍拖時,只會看對方的外表,但彼此相處多年後,反而會發現內涵才最重要。正因哲學能帶給人內在美,所以若重新給他們選擇的機會,他們還是一樣會選擇哲學。 張燦輝透露,自己年輕時已非常喜愛哲學,但由於當時能教哲學的老師不多,其中又以能讀懂英文哲學典籍的學者最為缺乏,所以他效法唐三藏取西經的做法,隻身到德國求學,之後回港任教。可見他與他的學生一樣,絕不後悔走上了哲學的路。 「不信僱主不請我」 不過,在香港這個功利社會中,讀哲學的人又有沒有出路呢? 張燦輝指出,大學並不是職業訓練所,它要講的是理論和理想,任何一科都不能保證學生可以找到高官厚祿的工作,就正如研究經濟的人未必懂得攢錢一樣,讀哲學的人也不一定能成為哲學家,更不代表讀哲學就要靠哲學來維生。張燦輝以去年的統計報告,指出哲學系畢業的本科生,都已投身到不同行業去,如傳媒、酒店管理、飲食服務、市場推廣等,可見從哲學系畢業的學生,是不愁出路的。總言之,市場上雖沒有一個行業與哲學有直接關係,但哲學系的學生卻可到任何一個行業裡去。可見哲學其實是一門百搭的學科。 張燦輝又強調,很多僱主在請人時,其實並不計較應徵者在大學讀哪一科,只要應徵的人在面試時有良好的表現,便會有受聘的機會。由於哲學能訓練人思考力和分析力,所以一個讀哲學的人,在面試時往往會有良好的表現,而他們受聘的機會也因此得以大大提高。 此時,幾位博士研究生也紛紛自信地說:「只要我的頭腦清晰,口才好,就不愁沒有僱主喜歡」,「只要有面試的機會,我就不信僱主不請我,因我的對答絕對不會比任何人遜色。」 可是,當這些哲學博士畢業後,他們能否在大學裡找到教席呢?張燦輝坦言,大學並沒有足夠的教席來容納這麼多的研究生,可是,他們可到其他大專院校去,又或任教副學士課程。在座的三位準博士也表示,他們早已知道大學的教席不多,因此,他們會嘗試投身其他行業去,如作文化評論員或當政務官等。可見中大哲學系的師生,總是樂觀地面對挑戰的。 2010-11-30 18:39:22 補充: 在座的幾位哲學系學生雖然對前途樂觀,但最初讀哲學時,可有受到家人反對?在香港讀哲學,又有沒有遭到別人的白眼?其中兩位同學表示,家人曾希望自己讀一些與職業有直接關係的學科,但因自己的興趣始終在哲學,所以家人最後也支持自己的決定。至於其他親朋戚友雖會投以奇異的眼光,但一個真正愛哲學的人,是不會介意別人看法的。他們也同時表示,香港人已愈來愈開放,所以也愈來愈能接納讀哲學的人。他們異口同聲地說:「香港有學術自由,而近年來,不少留學外地的本港學者也樂於回流任教,所以香港也愈來愈適合讀哲學了!」 2010-11-30 18:39:39 補充: 張燦輝非常同意他們的看法,並進一步指出,中大哲學系的條件是優越的。第一、中大圖書館內的哲學書籍正急速增加,第二、中大哲學系現有十五位教員,規模並不小,而且講師的資歷也正在不斷提高,第三、中大每年都舉辦不少國際性的哲學會議,而訪問學人也不斷增加,所以在中大讀哲學絕對不是一個錯誤的選擇。 2010-11-30 18:40:01 補充: 張燦輝不忘指出,入讀中大哲學系並不是一件易事。今年就有一位在會考中考獲6A的同學,透過提早入學計劃報讀中大哲學系。至於今年透過高級程度會考(AL)報讀哲學的學生中,也有一位具2A1C的成績。張燦輝強調,中大哲學系每年的本科生學額不足三十個,所以報讀大學時,差不多只有把它放在第一選擇才有被取錄的機會。 2010-11-30 18:40:54 補充: 雖然香港的哲學學者不多,但對哲學有興趣的人卻比比皆是。只要我們稍為留意四周的文化機構、書院,便會發現不少是以教導哲學為主的,如睿哲、華夏、法住、牛棚等,可見社會上的確有一批不為工作、不為升職而讀哲學的有心人,只要我們放開懷抱,便會發現他們的存在,因為「哲學雖永遠不會是最受歡迎的科目,但哲學問題卻永遠是最受歡迎的問題!」

其他解答:

先决條件是,先問一問自己,為什麼想修讀這一科? 若你的想法是想從這個學科中,得出人生的答案,我不大認為可以,在我的認為,不過是名相的追逐... (有錯請指正,先謝。) 若你的想法是想從這個學科中,得出這個學科中,其中的趣味,well, it is no harm.|||||小弟認為條件如下: 1.不用太聰明,有中人之資/智,便ok了,最緊要緊理性。 2.這是我認為最重要的氣質,就是一定要認為下列的三個問題很重要,想攪清楚: (1)如何思考得確當靈銳? (2)如何生存得愉快而有意義? (3)如何可以面對死亡而不失寧定安然? 」 如果你認為如何賺錢、起橋築路、醫好一個人、做政治家,是你最想攪清楚的事,我建議你只需 副修哲學 便ok了! 但若果你想主修的話,最最問問自己對這三個問題的關心、關注程度。 茲引如下,給你參考: 正如李天命在其《從思考到思考之上》開章首序明言,思生死乃哲學的根源,其他的一切都是末流。 其段如下: 序:思考之道與生死之道 「學究的煩瑣迂論,乃至學混的迷昧胡謅,充斥了哲學這棟古樓。對我來說,最根本、最切實、最重林的思想性問題只有三個︰ (1)如何思考得確當靈銳? (2)如何生存得愉快而有意義? (3)如何可以面對死亡而不失寧定安然? 」 注:不堪一讀與一屑一顧 前面序言提到:”「學究的煩瑣迂論,乃至學混的迷昧胡謅,充斥了哲學這棟古樓。」此等煩瑣迂論和迷昧胡謅,前者的可讀性近於零,後者的可讀性近於零--不堪一讀。 地球上曾有個時候,最高超的頭腦所思考的問題主要都屬於哲學。然而時移世易,今天--除了極少數極少數的例外--最高超的頭腦都不願去思考哲學問題了。時下的哲學問題,幾乎全都不是人們真正關心的,像「思、生、死」之類最根本最切實最重大的思想性問題,而只是一大叢糾纏不清、瑣碎無聊的學究問題。無怪乎人們對此不感興趣,不予理睬,不屑一顧。 被社會輕視、被精英階層冷落、大家不感興趣不予理睬不屑一顧的「哲學」,是不可能達到(古聖哲們所冀望的)「啟迪眾生」這個哲學宗旨的。 杜威(J. Dewey)說:「哲學如果不弄那些”哲學家的問題”了,如果變成處理”人的問題”的哲學方法了,那時候就是哲學光復的日子到了。」 同意。但機會渺茫。與其寄望神蹟出現,不如正視現實;與其呆等「哲學光復」,不如由得這種哲學自然衰微。哲學衰微,哲道生。 另一篇出自文匯報: 李天命雖然出身於大學的哲學系,但他對學院哲學的批判一直不遺餘力。他更斷言,「思、生、死」這三個最根本、最重要的思想性問題,並不需要理會現代哲學那些五花八門、旋起旋滅的潮流學說。 「哲學與科學不同,其中最根本、最切實、最重要的問題並不適宜由一代交予下一代去研究。思、生、死,正是生前就要了斷的問題,要生前就學會確當思考,明白人生的意義,如何活得快樂,如何安然面對死亡。而不是:我這一生處理這個問題走了一步,還剩下九十九步,等下一代來處理吧!」 哲道乃根 學院哲學為枝末 李天命把探索思考之道的學問取名為「思方學」,把探索生死之道的學問取名為「天人學」,把兩者統稱為「哲道」。他指出,「思、生、死」的問題絕不適宜進行沒完沒了、碎屑煩瑣的學院式研究;學院哲學是枝末,哲道才是根本。 「愈早解決這三大哲道問題愈好,可以愈早逍遙做人,而不是被這些問題困擾了一輩子,死前仍感到惶惑不安,不知人生有何意義。即使臨死前解決也已經是太遲了,因為已經快要死了。」 總而言之,李天命並不是要全盤否定學院哲學,但強調要分清本末。 李天命的眾多著作中,他認為最主要的有三部:《李天命的思考藝術》是前奏,《哲道行者》是主角,《智劍與天琴》是結幕。三部曲中的《李》與《哲》已經面世,李天命表示《智》可望於07年出版。 2010-12-04 15:45:01 補充: 邏輯思辯能力尚不出色,只怕在大學主修此科會跟不上課程進度。 well,只能最多副修了。 不過,若沒邏輯思維,其實.......其他修目,可能也要求有邏輯思維的...... 所以,你最好還是學習一下邏輯思維較好。|||||興趣,天資同時間。 讀哲同讀其他科唔同,一定要純粹係出於興趣,長期保持住好奇好學既心態,唔係三分鐘熱度,仲要放好多好多時間同心血落去…|||||求學必然求分數, 這是我們的教育制度, 入大學修讀哲學的必要條件,是入學分數, 除了入學分數,再無條件,,,,,,,,,,,可悲也! 有一個另類條件,就是----錢, 這是我們的資本主義制度, 有錢,讀咩都得,唔需要入大學,一樣可以修讀哲學, 除了錢,再無條件聘請専業哲學導師授課,,,,,可悲也! 2010-12-04 22:17:44 補充: 興趣,閣下一定有, 如果沒有興趣,閣下也不會考慮修讀這門學問, 所以興趣對於閣下而言,已是既有的條件, 回答者毋須要再行畫蛇添足, 至於能力,冇人可以回答到你, 就算沒有先天的智慧,亦不等同沒有後天的開發, 閣下或可以自行了解自己先天的智慧, 但閣下不一定能了解自己後天努力所產生的成果, 因此,若把先天看作為條件,不一定可靠的, 後天的努力,往往帶來驚喜, 2010-12-04 22:20:22 補充: 能力,是從學習修讀中取得的, 唯有實踐,你才會知道自己的能力, 回答者無法預視閣下的能力, 如果現階段強行說能力是一項條件,那就肯定閣下未有這個條件, 正如閣下未學懂1+1=2, 又怎可能說閣下有能力計算1+1=?呢????? 故此,能力是通過閣下實踐,努力,才能構成條件,,,,,, 現階段而言, 入大學修讀哲學的條件,必然是入學分數, 還有,,,,,,,,,錢,,,,,,,,, 若這兩方面閣下都不成問題, 就沒有問題了, 就為著自己的興趣奮鬥和拚搏吧,,,,, 2010-12-04 22:20:33 補充: 無論是修讀哲學,或是醫學,或是法律,或是經濟,,,,,, 都是出於閣下甘心樂意, 尊重自己的選擇, 無人可以預知自己的未來,,,,,,,, 2010-12-04 22:30:30 補充: 除了「入學分數」同「錢」,,, 我諗唔到仲需要咩野條件,,,,,,, 2010-12-04 23:08:07 補充: 有一個人認為自己有興趣彈琴, 但他一向沒有屬於自己的鋼琴,終日"囉囉鬈", 他就疑惑,自己應不應該擁有一座鋼琴, 他就問媽媽:「媽媽,我有冇條件學琴,」 媽媽就答他:「你有冇錢買琴哇?」 他說:「冇錢,」 媽媽說:「冇錢學乜鬼野琴哇,」 他又說:「如果我有錢買呢????」 媽媽說:「琴都既然有咯,仲需要咩條件呢?」 他說:「我係指學琴既條件,,,,,,,」 媽媽說:「手囉,你有冇手哇,」 他說:「我係指學琴既條件呀,」 2010-12-04 23:08:30 補充: 媽媽說: 「琴又有,手又有,學唔學,願唔願意學,學唔學得好,係你既事, 你學得好,琴又於左响度, 你學得唔好,琴都係於左响度, 必要既條件已經放左响到,仲需要咩條件呢??????」 他:「#%@SSTYI&^*(^%^$^*)*&,,,,,,,,,」 2010-12-05 00:21:30 補充: 媽媽說: 「哇,,,衰仔,,,,#%@SSTYI&^*(^%^$^*)*&,,,,,,係咪粗口黎架?? 必要既條件已經放左响啦, 學唔學得好彈琴,最終係睇你自己, 往後,是由你自己去創造條件,而不是媽媽說要有甚麽條件,」 2010-12-05 00:21:41 補充: 他說: 「呀,,,,我明白啦, 只要我去學,我肯學,我努力學,,,,條件才漸漸產生,,,,, 就如同人走路,只要人往前踏一步,就能成一步之距,創造了一個條件,,,, 媽媽,,,,#%@SSTYI&^*(^%^$^*)*&,,,,,,唔係咪粗口黎架, 係祝褔語黎架,,,,,,,(笑)」 媽媽:「祝褔語???????#%@SSTYI&^*(^%^$^*)*&,,,,」CAAD3F79AE16AF09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hristi56o4 的頭像
    christi56o4

    快遞百科

    christi56o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